收复失地运动

收复失地运动
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Reconquista),又称再征服运动、列康吉斯达运动,是公元718至1492年间,西班牙人反对阿拉伯人占领,收复失地的运动。从 718年的科法敦加战役开始,到1492年格拉纳达战役结束,共经历了8个世纪。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中,“Reconquista”一词有“重新征服”的意思。
711年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原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人逃到半岛的北部。以后在北部地区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纳瓦尔、阿拉贡卡斯蒂利亚等王国,这些王国时有分合,并从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夫里亚山区及比利牛斯山区向南推进,开展驱逐阿拉伯人、收复失地的运动。718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国王佩拉约在科法敦加与入侵的阿拉伯人发生战斗。在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也进行了收复失地的斗争。
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合并,共同开展了驱逐阿拉伯人占领的斗争。西班牙人先后收复了托莱多(1085)、拉斯纳瓦斯·德托洛萨(1212)、塞维利亚(1248)、萨拉戈萨(1118)、马约尔(1229)、巴伦西亚(1238)、萨拉多(1340)和阿尔赫西拉斯(1344)。1492年1月2日,阿拉伯人西班牙建立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王国被打败,国王穆罕默德十二世(即西班牙称博阿布迪尔)投降,西班牙统一,收复失地运动胜利结束。

入侵北非

倭马亚王朝的入侵与西班牙王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