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

年尾除夕的聚餐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是指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晚餐。目的是在过年前一家团聚并共度农历新年,中国人的习俗是吃年夜饭后要守岁[1][2]
吃年夜饭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而“年夜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书面记录当中,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文人顾禄 的《清嘉录》中。[4][3]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皆有不同。在中国北方、除夕夜全家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至今仍然是欢度新年的重要活动。"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又取"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南方人过年主要食用汤圆、水磨年糕、米团子、皮蛋等。汤圆又称"团子""圆子",除夕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汤圆,寓意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圆圆满满。[3][2]

由来

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这就叫“过年”。[5]
而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