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木层孔菌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植物
火木层孔菌(学名:Phellinus igniarius (L.: Fr.) Quél.)基原为针层孔菌的子实体,子实体中等至较大。俗名有柳木层孔菌和火海绵菌,曾被视为引火材料,在阿拉斯加,当地人燃烧它,将灰烬与咀嚼烟草混合以增强烟草中尼古丁的效果。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马蹄形至扁半球形,木质,硬。菌盖宽3-12cm,初期有细行,浅褐色,以后光滑,变暗灰黑或黑色,老时龟裂,无皮壳,有同心环棱,边缘钝圆,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管孔多层,与菌肉同色,老的菌管中充满白色菌丝,管孔面锈褐色,圆形,每毫米约4-5个。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4.5-6μm×4-5μm,刚毛基部膨大,顶端渐尖。子实体直径为5-20厘米,罕见情况下可达40厘米宽,厚度从2-12厘米不等,极端情况下可达20厘米。子实体是最持久的真菌子实体之一,显示出长达80个年轮的生长。孢子孔小而灰褐色,密度为每平方毫米4-6个。管状体长度约为2-7毫米,每年在旧层上形成新的管状体层。未释放的旧孢子经常被后来的生长封闭在管道中,呈现为棕色斑点。随着年龄和干燥,肉质变得更加坚硬,湿润时变软。子实体具有明显的蘑菇气味,肉质味道苦涩。与氢氧化钾接触后,肉质变黑。孢子呈白色。

生长习性

火木层孔菌以腐生营养方式生存,通过降解寄主树木的木质素纤维素引起白腐病。常见寄主树种是柳树,但也常见于桦树桤木和其他阔叶树上。它的位置常被啄木鸟选择作为挖掘筑巢腔的好地方,因为周围的木材会变得柔软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