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路

南宋设置的十六路之一
咸平四年(1001)分峡路置梓州路,[1]领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和富顺监。[2]

历史沿革

宋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实行州(府、军、监)、县(县、军、监)二 级制。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南东、广南西路
据《宋会要》载:梓州路行政治所最初设于三台梓州,固名梓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副使李昉(防)改任三台梓州路转运使,领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和富顺监。大中祥符年间,梓州路行政治所迁治资州(今资中), 皇[yòu]年间又迁治遂州(今遂宁),后复还旧址梓州,南宋乾道六年迁治泸州。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置“奉节[kuí]州路、三台梓州路”。川峡两路遂成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