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攻匈奴之战

公元前215年蒙恬等指挥的战役
秦攻匈奴之战,是秦王朝历史上唯一一次保卫边疆、开拓边疆的战争。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派遣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占领“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大部),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反对北部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匈奴战败后,向北逃至漠北地区,由此对比较稳定的北方草原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2][3]
秦击匈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的重大边患。秦国击败匈奴,占领“河南地”之后,开始设置行政区划,修筑直道、长城等以防御匈奴。[1]
秦攻匈奴之战,不仅保证了秦国都城咸阳的安全,也打断了匈奴向南方发展的态势。而匈奴在被击败北迁漠北之后,利用北方有利的政治、军事环境成功地统一了北方草原。因此,秦国北击匈奴间接地促成了匈奴统一北方草原。[2]

背景

秦始皇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5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