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口河

源自山东惠民县的自然河流
秦口河因临近秦始皇(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10年)求“仙丹”的“秦台”而得名。它起自今惠民县石庙镇南支流(阳信县温店乡德惠新河右岸),至沾化区北部烟袋沟与徒骇河相汇,入套儿河注入渤海,长57.65公里。

历史

秦口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河流,也是黄河口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众河相比,秦口河显得有些另类,上半部是淡水,下半部是海水。每当海潮涨起,海水溯河而上,时常泛滥。自古以来,秦口河带给两岸百姓的不仅仅是粮丰渔兴好光景,更多的是爱恨相加的无奈。
秦口河像首曲子,用单调低沉的旋律抒吟着两岸民众的酸甜苦辣、悲悲喜喜;秦口河像本史书,用豪迈不羁的文笔记录了沧桑岁月、世道轮回。
滔滔黄河,绕河套,撞龙门,过潼关,穿山越岭跨平原,奔流入海不复回。在我国古代,黄河被称为“四渎之宗”(古称江、河、淮、济为四渎)、百水之首,并以多泥沙,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最早的文字记载)至1855年铜瓦厢决口大清河入海的2400多年间,黄河有6次大变迁,26次大改道,1590次大决泛。黄河下游河道游荡不定和频繁摆动,造就了沿海大量陆地淤填并滋生了众多河流和湖泊。渤海湾畔的 秦口河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