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战役

1937年中日双方在南口进行的战役
南口战役是指抗日战争初期,1937年8月8日至8月26日中国军队据守长城防线,与侵华日军在北京昌平周边居庸关的南口一带发生的攻防战。[1][2][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方面为加紧向中国华北地区增兵,以“停战和谈”迷惑驻守华北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以致于第29军仓促无备,日军迅速攻占华北重镇北平、天津。平津沦陷后,华北局势危急,日军随即沿平绥铁路展开作战,进一步威胁中国腹地。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和西进,蒋介石命汤恩伯为前敌总指挥,率领所部第13军沿长城沿线布防,其中南口、居庸关一带是阻止日军进攻的重要关隘。[1][4][5]在汤恩伯所部行军过程中,日军就开始展开轰炸和袭扰,8月7日,汤恩伯所部军队基本抵达南口一线,完成布防。日军独立混成旅第11旅团也随即推进到南口前线,双方在龙虎台地区展开激战。[1][6]
8月8日到8月11日,日军部队完成集结后,两次对南口阵地的中国守军展开进攻,先后被中国守军击退。13日,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突破南口阵地防线,南口阵地的中国守军伤亡[dài]尽,日军在次日攻占南口镇。[1][6]由于负责增援的中国军队卫立煌所部遭到日军阻击,未能及时赶到,随着日军第5师团增援部队加入战斗,南口沿线的中国守军陷入苦战,逐渐不支。8月21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对张家口发起进攻,试图两面包抄南口地区的中国军队,汤恩伯所部第13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汤恩伯被迫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固守居庸关、横岭城、延庆等地。[1][3][6]8月25日,日军突破横岭城,随后突入居庸关,然而卫立煌所部援军还未赶到,两天后,怀来、张家口相继沦陷,南口一线的中国守军面临被日军包围的危险。8月26日,汤恩伯下令撤退,南口战役结束。次日,中国守军全线撤离,退守蔚县广灵涞源一带。[1][6][3]
南口战役历时半个多月,中国军队投入兵力6万余人,伤亡29736人;日军投入兵力7万余人,伤亡2600余人。[3]南口战役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成功迟滞了日军南下和西进,为国民政府全盘部署赢得了时间。[2][7]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发表评论:“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3]

战役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