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赛人

犹太人宗派
法利赛人(Pharisees),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犹太教上层人物中的一派。强调保守犹太教传统,反对希腊文化影响,主张同外教人严格分离,因而得名。据基督教《圣经》载,耶稣指责他们是言行不一的假冒为善者。[1]西方文学中常用来指伪君子[2][3]

基本概况

关于法利赛教派
“法利赛”这个名词源于希伯来语的“פרושים‎”(prushim;字根:פרוש‎ parush),意思是“分离”,指一些为保持纯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的人。这种自以为义常常只是对自傲和贪婪的遮盖,及对他人需求的冷漠。耶稣曾经是这样说他们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马太福音23:27-28)。我们在使徒行传23:8中读到,与撒都该教派相比,法利赛人相信死者将复活。这使得保罗在犹太人领导者面前受审时能够在他们之中争论。

民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