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女性胎儿在6-7个月龄时,所有卵原细胞已全部发展为初级卵母细胞,并停留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前期双线期,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排卵之前。到青春期时,由于促卵泡激素周期性刺激卵母细胞,每月成熟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达到分裂中期。此时如果遇到精子,次级卵母细胞便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成熟卵子,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从此开始新个体发育直至分娩。

形成原因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和该次产生的第二极体都退化,只留下卵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来自卵原细胞。人早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已陆续分裂分化而产生了初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苏醒”后,细胞质中陆续积累卵黄、mRNA和酶等物质而逐渐长大,同时卵泡上皮的细胞(卵泡细胞)也在增多,并且细胞间出现了液泡,从而卵泡逐渐增大。在此期间,初级卵母细胞完成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图14-31)而成2个细胞:一个细胞大,富有细胞质和卵黄,即次级卵母细胞(secondaryoocyte);一个细胞很小,细胞质很少,称为极体(polarbody)。极体可以再分裂,但不能受精发育,称它为极体是因为它总附在卵细胞的动物极上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