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凤凰

近代文人郭沫若笔下的艺术形象
火凤凰是近代文人郭沫若的作品《凤凰涅[pán]》中的形象[1]。该形象是郭沫若借助神话传说创造的,在古代中国并没有所谓的火凤凰。郭沫若创造火凤凰这一形象的目的是通过“神鸟自焚而重生”的故事来比喻现代社会。[1]
郭沫若在《凤凰涅檠》前言中写道:“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1]按此鸟[dài]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1][2]
在《凤凰涅槃》中火凤凰这个意象本身就是集天地之造化,有超出一般物种的变革之力。凤与凰采集香木于丹穴山自焚,悲歌自焚,群鸟观葬,更生的凤凰欢唱更生,这是当时中国的象征。[1][2][3]

原型出处

凤凰涅槃一说出自于郭沫若先生的同名作品,原型出自我国元代文人杨维桢的《凤皇石》一诗。不过也有说法认为,郭沫若先生所作诗歌《凤凰涅槃》中的凤凰,其实是指西方传说中的不死鸟菲尼克斯,虽然郭沫若先生将不死鸟菲尼克斯翻译为凤凰,但两者本质完全不同。在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说:“凤凰每500年自焚为灰烬,再从灰烬中浴火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引申的寓意: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练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