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芋螺

芋螺科芋螺属动物
帝王芋螺(学名:Conus imperialis),是新腹足目芋螺科芋螺属的一种海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常栖息在低潮线以下的岩礁与珊瑚间的沙中。其中加词“imperialis”意为“帝王的”。帝王芋螺的贝壳厚实,具有外壳和水管沟,口吻发达,食道具有不成对的食道腺。其神经系统集中,食道神经环位于唾液腺的后方,没有被唾液腺输送管穿过;胃肠神经节位于脑神经中枢附近。雌雄异体,雄性具有交接器。嗅检器为羽毛状,齿舌狭窄。

外形特征

帝王芋螺长40 - 110 mm , 贝壳坚固,壳厚重,螺塔低,几乎成平顶状。体层侧面平直,或者微凹,后期螺层及体层肩部的瘤或圆或钝,体层或许有数列小凹坑。底色为白~青灰色,体螺层布有许多褐色~深褐色的小斑点及短线,并构成两条螺带。肩部锐利、具结节。壳皮平滑,薄且透明,为橄榄色~橘褐色。壳的边缘直,壳阶很大,渐窄,螺塔低,螺口窄,开于第一壳阶。倾斜的角度很大从而在壳阶的顶上形成一基台。螺塔呈阶梯状并有凹陷,还有一突出的中间壳顶。与身体平行的薄唇形成一贯穿壳阶全长的笔直而狭窄的孔眼。右侧裂有长沟,是它的壳口,壳口狭长,前沟宽短。[yǎn]角质,小。齿片大。没有颚片。吻和水管发达,在食道部位有腺体。

分布范围

帝王芋螺分布于日本以南至印度-西太平洋(红海除外)。台湾地区的帝王芋螺分布于屏东县恒春半岛,核三厂入水口,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内海海域,台东县兰屿,东沙岛南沙太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