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珍

北魏太尉咨议参军
韦珍(435-508年),字灵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北魏大臣,赠安远将军、雍州刺史韦尚之子,武都太守韦阆族弟。
年轻时有志气和节操。出仕任京兆王拓跋子推常侍,转尚书南部郎中,累次升到左将军、乐陵镇将,赐爵霸城侯。魏孝文帝车驾南讨,韦珍愿为前驱,下诏为陇西公源怀卫大将军府长史,升郢、荆二州刺史,转彭城王元[xié]长史。[miǎn]北既平,做建威将军,鲁阳郡守。任中散大夫,镇远将军、太尉[]参军。永平元年(508年)去世,时年七十四。赠本将军、南青州刺史,谥号为懿。

人物生平

韦珍,韦阆族弟,字灵智,高祖(元宏)赐名。父韦尚,字文叔,乐安王拓跋良安西府从事中郎。去世,赠安远将军、雍州刺史.[1]
韦珍年轻时有志气和节操。出仕任京兆王拓跋子推常侍,转尚书南部郎。高祖在位之初,蛮地首领桓诞归诚,朝廷考虑到安抚边地的策略,以桓诞为东荆州刺史。令韦珍为使者,与桓诞一道招安抚慰东部的蛮人。韦珍从悬瓠向西行进三百余里,到达桐柏山,直到淮水之源,宣扬朝廷的恩泽,所到之处莫不降附。淮水的源头有一座古旧的祠堂,蛮人风俗,长期以来都用活人来祭祀。韦珍就晓谕当地百姓说:“天地神灵,就是人民的父母,哪里有父母要吃子女的肉的呢!从今以后,都应当用酒肉代替人祭。”当地蛮人遵从他的规定,至今都照这样办。韦珍在这一带总共招降了七万余户,为他们设置郡县然后返回朝廷。因奉使宣称圣旨有功,被授予左将军、乐陵镇将之职,赐爵为霸城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