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迷孔菌

栎迷孔菌
栎迷孔菌(Daedalea quercina)是隶属于多孔菌科的真菌,担子果多年生,无柄,面深木材色,淡褐色或污褐色,生于阔叶树上,尤其喜生于栎树上,引起木材褐色腐朽。生长中度较快,平板在4周内覆盖。生长新区均匀,气生菌丝体紧贴生,紧密排列,放射状。菌落白色,生长区内有羊毛絮状的菌丝体小区域,其它部位紧贴生,成为具轻微升起的网状组织,在整个培养难表而产生一个毛巾状的效采。反而无变化。气味较强,香水味。愈疮木酚反应不变色。主要分布在中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美国,并在欧洲、亚洲北非澳大利亚等地广泛分布。

形态特征

担子果多年生,无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马蹄形或半圆形,3-6×5.5-12cm,厚1.5-4cm,表面具微细绒毛,有时变光滑,土黄色或浅褐色,无环纹;边缘厚而钝。菌肉淡黄褐色,火绒状,厚0.3-3cm,遇KOH溶液变黑褐色。菌管与菌肉同色,长约1cm。孔面深木材色,淡褐色或污褐色;管口略圆形,长圆形到迷宫状或几乎成褶状,每毫米1-2个。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具锁状联合,直径3-5μm;骨架菌丝无色到微带淡黄褐色,厚壁到实心,直径3-5μm;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分枝,直径1-1.5μm。担孢子圆柱形到宽圆柱形,透明,薄壁,稍弯曲,6-7.5×2.5-3μm。
果体呈扇形,直径可达3-20厘米,厚达8厘米,单独或成层状生长在腐烂的橡木上。菌盖上表面可能呈现不同深浅的棕色,有时带状。孔面白色至棕色,最初多孔,但随果体成熟,孔壁破裂形成带钝分隔的裂缝,呈迷宫状。菌管壁长10-30毫米,壁厚。孢子5-7×2-4微米,光滑,椭圆形,沉积物中孢子呈白色。
栎迷孔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