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拉登嘉楼

瓜拉登嘉楼
瓜拉登嘉楼(马来语:Kuala Terengganu),旧译瓜拉丁加奴,是马来西亚登嘉楼州的首府及最大城市,[1]位于马来半岛东海岸,距离吉隆坡约440公里。瓜拉登嘉楼地处登嘉楼河口,面临南中国海。2008年1月1日,瓜拉登嘉楼转型为大城市,被赋予“水边遗产城市”(Bandaraya Warisan Pesisir Air)的称号。瓜拉登嘉楼是登嘉楼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进入该州许多旅游景点的门户。市内及周边的景点包括中国村、大市场、登嘉楼州博物馆和巴图布鲁克海滩等。尽管城市不免受到现代化和发展的影响,但瓜拉登嘉楼仍保留着强烈的马来风情,与其他文化相融。此外,东海岸大道第二阶段已经连接到瓜拉登嘉楼。

词源

马来语中,“kuala”可以有“河口”“河流入海口”或“汇流处”的意思。因此,“Kuala Terengganu”的名字大致可以翻译为“登嘉楼的汇流处/河口”,指的是登嘉楼河宽阔的河口,汇入南中国海。关于“登嘉楼”这个名字有几种理论。其中一种理论将名字的起源归因于“terang ganu”,马来语中的“明亮的彩虹”。另一个故事,被认为是最流行的版本,据说最初是由登嘉楼的第九任苏丹,巴金达奥马尔讲述的。故事讲述了一群来自彭亨的猎人在现在的南登嘉楼地区游荡和打猎。其中一名猎人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大动物的獠牙。一名队友问这獠牙属于哪种动物。猎人不知道是哪种动物,简单地回答“taring anu”(马来语:“某物的獠牙”)。这群人后来带着丰富的猎物、皮毛和檀香木回到彭亨,给邻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问猎人从哪里得到这些财富,猎人回答说,来自“taring anu”之地,后来演变成了“登嘉楼”。

人口

根据2020年马来西亚人口普查,瓜拉登嘉楼市议会管辖区域的总人口为375,424人,其中包括巫裔在内的土著为358,702人,华裔为8,970人,印裔为1,048人,其他族群为511人,以及非公民6,193人。2010年该市人口为406,317,到2020年增长到375,424。瓜拉登嘉楼在2008年1月1日被授予城市地位,称号为Bandaraya Warisan Pesisir Air(英语:Waterfront Heritage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