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承修

清朝鸿胪寺正卿
邓承修(1841-1892),字铁香,号伯讷,广东惠阳县淡水人,汉族。他于咸丰十一年(1861)成为举人,历任刑部郎中、浙江道、江南道、云南道监察御史、鸿胪寺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邓承修在任御史时,大胆进谏,弹劾权贵,痛陈利弊,因此被人称为“铁笔御史”。[1]在中法勘界中,他作为中方勘界大臣,忠于职守,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不惧威胁,勇于维护国家利益。光绪十一年(1885),他出使安南(今越南)镇南关(今友谊关),代表中国政府与法国使者会[kān]中越边界。邓承修据理力争,收回嘉隆河、八庄、十万山、分茅岭、江平、黄竹等地。他擅长书法,其行书人称“铁画银钩”,作品收入《广东历代名家书法》。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淡水创办崇雅书院(今崇雅中学)。晚年居惠州,主讲丰湖书院。他于1892年卒于惠州。

人物生平

介绍

邓承修(1841--1892年),字伯讷,一字铁香,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清道光二十一年生,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在家中病逝,年仅有五十二岁。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官为援例捐郎中签分刑部,1869年补刑部四川司郎中,同治十二年(1873年)授浙江监察御史,1874年充会试稽察磨勘官,内阁中书八旗教习监试官。光绪二年(1876年),为河南道监察御史,转掌云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十一年(1885年),官至鸿胪寺正卿等职,还在总理衙门参与外交机要工作。曾与翰林梁鼎芬友好问游,梁赠邓诗曰:“直声震天下,贞肃出天性。”在位时以大胆谏言,弹劾不避权贵见称,有“铁面御史”之名,著有《语冰阁奏疏》。长于书法,张学华称其“书法瘦硬,独标一格。论者谓其集南北碑于一炉溶治,吾细心玩味,觉其得力处,仍在平原”,并谓“书贵瘦硬方通神一语,纵观近代书家,惟铁香与墨卿,最得神解”;简又文则评其“书法劲秀,潜气内敛。”
邓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