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林

1945年建立的美英法占领区
西柏林(West-Berlin)是对1949-1990年间柏林市西部地区的称呼。[1]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美英法占领区。[2]这一地区在此期间很大程度上与联邦德国(西德)相结合,但是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西德的一部分。柏林的苏联占领区称为东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以之为首都。[3]
西方盟国认为柏林在法律上仍为四国联合占领区,不承认东柏林的首都地位。[4]1961年起修筑的柏林墙将西柏林完全与其相邻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隔绝开来,直到冷战结束前夕,柏林墙被拆毁为止。[5]

历史背景

柏林原称“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的首都。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柏林同整个德国一样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初期还设有统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了“三联占区”;同年,苏联占领的东部地区成立了大柏林临时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国又在西部搞市议会选举,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个完整的柏林分裂成东、西柏林两部分。根据波茨坦协定,虽然规定德国可以在重建完成后再统一,但又规定柏林四国占领的状态只有在四国完全达成共识后才能再统一在一起,这实际上已经表示德国在法律意义上已经分裂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国境内,成了“孤岛城市”;东柏林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
西柏林面积为480平方公里,占整个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万,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个不独立的特殊政治单位。它远距离联邦德国,最近距离也有180公里。它与西德的交通联系,有航空线三条(称为空中走廊,见柏林空运事件,1949年5月)、铁路三条、公路三条和二条水路。它虽然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西德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组成部分;尽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处于西方三国军事占领之下,美、英、法三国还是西柏林的最高当局。四国的军事车辆仍可以在整个柏林市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