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院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业培训机构
鲁迅文学院鲁迅文学院(简称鲁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简称文研所),丁玲是文研所的首倡者和创办者。[2]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也是迄今唯一一所国家培养作家的学校。[1]该院是一所招收全国中青年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理论家、文学编辑家和文学翻译家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专业培训机构,是中国作家协会直属事业单位。[4]
文研所创建初期,丁玲为主任,张天翼为副主任。1953年11月,文研所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简称文讲所),改由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领导。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丁玲被定为“丁、陈反党集团”首要分子,文研(讲)所也随之解体。1980年1月,文研(讲)所恢复,重新开始招收学员。1985年更名为鲁迅文学院,开启了新的作家培养模式。[1]
截至2023年3月,在中国作协领导下,鲁迅文学院已成功举办四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使得一大批作家、评论家、编辑、编剧、翻译家在这里充电加油后成绩斐然,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是从鲁迅文学院开始走上了中国文坛。[4]6月20日,鲁迅文学院第四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结业典礼在北京举行。[5]

历史沿革

创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