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咏叹调

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G弦上的咏叹调(Air Sul G)》,又称《G弦之歌》,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Overture No. 3, BWV 1068)的第二乐章主题。这首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G弦上的咏叹调》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巴赫的代表作品之一,但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大为流行。德国小提琴家(August Wilhelmj)于1871年将其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与原曲相比,第一小提琴部分被降调,使整首曲子仅由小提琴的G弦演奏。[1][2][3]

创作背景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键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G弦上的咏叹调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