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飞地

某国家拥有与本国分离开的领土
外飞地(英文:exclave)是指某国家拥有一块与本国分离开来的领土,该领土被其他国家包围,则该领土称为某国的外飞地。[1]意思是从本行政区没办法直接进入,而必须要穿行通过其他行政区才能抵达,要想直接抵达就只能“飞”过去。[2]
地理学中的飞地通常指土地所有权(特别是行政管辖权)和土地所在位置分离的现象。英文中“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3]飞地作为一个物权法术语出现。而有关飞地的正式外交文件出现于1526年签署的《马德里协约》(Treaty of Madrid)。[4]飞地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国际关系发展和政治格局演变有着密切关系。[1]比较经典的飞地分类主要有两种。罗宾森(Robinson)分类法和温纳库尔(Vinokurov)分类法,此外,还有根据飞地与宗主地、东道地的关系进行分类。[3]英国的14块“外飞地”主要是大英帝国殖民遗产。[5]美国外飞地最多,美国的外飞地类似于美国的州,但又不能完全享受州所具有的权利。[6]荷兰外飞地由圣俄斯塔休斯、萨巴、博纳尔3个海外行政区和阿鲁巴、库拉索、荷属圣马丁3个自治国组成。[7]
由于涉及领土,民族,宗教等诸多敏感因素,飞地现象是地理学中最为有趣的现象之一,也是当今存在飞地现象的国与国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处理不好非常容易引起飞地内居民生活艰难,或是民族纠纷,甚至国家关系紧张,以致发生武装冲突等严重后果。[8]

成因

飞地的形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量飞地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国际关系发展和政治格局演变有着密切关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