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汉昌

施汉昌
施汉昌,男,1950年2月生,工学博士,环境工程专业,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现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施汉昌,男,1950年2月,工学博士,环境工程专业,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现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1989-1990英国水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4美国密西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美国Stanford大学访问教授。他长期以来从事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废水生物处理的反应器、反应动力学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他担任国家863课题“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研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效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的研究开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生物载体内部特性的测试与脱氮模型的研究”等课题的负责人。他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Alberta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研究。“九五”期间开展了酵母菌对水中BOD的原位检测方法和大肠杆菌对水中苯的原位检测方法的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活性测定的生物传感器以及自动检测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并于1995年开发了国内第一个以IAWQ模型为核心的汉化的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模拟软件。他曾作为专题负责人负责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909-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9637010)专题3。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和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曾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学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施汉昌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开设的课程有: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技术(研究生)、废水生物处理的过程控制与自动监测(研究生)、环境与发展。多年来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26名,曾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
施汉昌

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