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的儿女

2007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胡林的儿女》又称《胡林的子女》(The Children of Húrin),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兼语言学家J.R.R.托尔金的史诗奇幻小说,于2007年由托尔金最年幼的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整理后出版。本书讲述了胡林的儿女——图林和妮诺尔的悲剧史诗故事。《胡林的儿女》于1918年开始创作,一生不断修改,留下大量遗稿,最终由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整理成书。托尔金自称该史诗的类型为“神话创作”,并认为撰写和阅读神话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真理的沉思。关于胡林子女的故事,托尔金一生一改再改,不断补述,至今共出版了八则,《胡林的子女》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综合多种版本后编辑出版的“最终版”。其余更多史料收录在《未完的传说》《精灵宝钻》《中洲历史第二卷:失落的传说之二》《中洲历史第三卷:贝烈瑞安德的歌谣》《中洲历史第五卷:失落之路》《中洲历史第十一卷:精灵宝钻争夺战》之中,此外,《中洲历史第四卷:中洲的变迁》中也记录了两则。本书与《贝伦与露西恩》及《刚多林的陷落》被视为中洲历史故事的的三大骨干,目前仅有《胡林的子女》单独出版,另两则故事正在整理中,由于史料和素材的缺乏尚未独立出版,但在托尔金的其他著作中能初步了解这些故事的脉络,如《精灵宝钻》。

创作背景

胡林儿女的故事最早由哈多家族的诗人迪尔哈维撰写,其中图林在匪帮伽乌瓦斯(自图林离开多瑞亚斯至前往纳国斯隆德的期间)的故事是由安德维尔转告给迪尔哈维的。在第一纪元六世纪迪尔哈维完成了著名传说《耐恩·伊·奇恩·胡林》,这也是迪尔哈维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首诗歌或是歌谣。《耐恩·伊·奇恩·胡林》最初由辛达语写成,是贝尔兰歌谣中最长的一篇。在第三次亲族残杀时,迪尔哈维丧命于费诺诸子的攻击下,而《耐恩·伊·奇恩·胡林》仍在流传着。
一位名叫艾塔斯的人类在图鲁哈莫宴会上将图林与格劳龙的故事讲述给人们。或许最终的资料是由奥托·瓦费尔(即埃里奥尔)在伊瑞西亚岛的失落故事之屋中记录下来。
约一千一百年前,为了躲避丹麦人攻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埃夫威恩意外通过笔直航道进入阿门洲,他将在那里学习的资料翻译至古英语。其中之一便是《耐恩·伊·奇恩·胡林》。后来J.R.R.托尔金又将它转译成现代英语,作为《胡林的儿女》。除此之外,关于胡林儿女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在《精灵宝钻》中的《图林·图伦拔》、《未完成的传说》中的《耐恩·伊·希恩·胡林》以及《珠宝战争》等著作中查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