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

曹县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自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五百年间,黄河在山东省曹县形成三条黄故河道,影响较大的有南宋故道、明清故道和贾鲁故道。
南宋(宋金)黄河故道,金大定八年(1168年),黄河自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决口,夺淮入海。黄河主河道流经曹县城北、单县南部入淮河
贾鲁故道,元至正四年(1344年),河决曹州白茅堤,贾鲁治河时疏浚黄河河道。故道起自黄陵冈(兰考东北),东经山东曹县西南、商丘北、砀山因河道“岸阔底深”,被誉称为“铜帮铁底”。明代前期为黄河下游河道的一段,嘉靖以后,曹县以下河道淤废。
明清(咸丰)黄河故道,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最后一次改道北徙后,在曹县南部留下的一条宽700~1500米,东西长47.7公里的废旧河道,或称咸丰故道
清咸丰五年到建国前,近百年间,黄河故道基本上是废河。每逢旱季,河床及两岸滩地干裂;雨季则往往是河水漫溢,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