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洛伦茨

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英文名: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89年2月27日卒于阿尔滕堡[1],奥地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鸟类学家,[2][3]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奠基人之一。[4][5]他与尼古拉斯·廷伯根卡尔·冯·弗里希共同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7]
洛伦茨在维也纳的私立学校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从小就对进化论产生了兴趣,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洛伦茨被父亲送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28年,完成学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于1933年获得维也纳大学颁发的动物学博士学位;1937年,洛伦茨开始在维也纳大学担任比较解剖学和动物心理学讲师;1941年,他到德国军队服役时,曾担任军医;1944 年,他被俄国人俘虏,于1948年获释;1949年至1951年,他担任阿尔滕贝格比较动物行为学研究所所长;1958 年,他转到巴伐利亚州 Seewiesen 的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生理学研究所,在那里他担任联合主任,直到1973年退休;1973年,洛伦茨被任命为奥地利科学院比较动物行为学研究所动物社会学系主任,[8]同年,他与尼古拉斯·廷伯根卡尔·冯·弗里希共同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7]
2002年,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将康拉德·洛伦茨列为20世纪第65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他还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8]

人物经历

洛伦茨认为自己的学术生涯经历了四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