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女主人公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她是一个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情窦初开的少女,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理想的艺术形象。[8]沈从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调书写翠翠的明慧温柔,浑朴懵懂,清明水晶的眼睛中映出的欢乐与哀愁和她在情歌声中采[xié]虎耳草的梦境,却在接过爷爷的渡船摆渡、无望地等待傩送时戛然而止。[9]翠翠的爱情故事是一首凄美的歌,沈从文通过翠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出他对“现代文明”的无情批判。[10]

创作背景

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说“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完美爱情生活并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接近的牧歌……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1][6]所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供奉的是沈从文对于动荡时代的人性回归最真挚最深情的呼唤。[11]

人物原型

翠翠是沈从文《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的人物原型在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老伴》一文中,明确说道“我写《边城》故事时,弄船的外孙女明慧温柔的品性,就从那绒线铺小女孩印象而来”。一个在绒线铺里卖棉线的姑娘,一双发光乌黑的眼珠,一条直直的鼻子,一张薄薄的小嘴,跟《边城》里的翠翠长得一模一样。[5]当然这只是翠翠原型的一部分。沈从文在1942年写的《水云》一篇中也讲到“一面从一年前在青岛崂山北九水旁见到的一个乡村女子,取得生活的必然,一面就用身边新妇作范本,取得性格上的素朴式样。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6]翠翠形象的最终定型,当然不只是以上三个形象的简单拼合。沈从文见过很多这样纯净灵秀的女孩子,许多美好的形象含蕴在作者的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叠、融合、重塑,后来一个触机,这些形象便熔铸于一炉,成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完美的形象,真是“含蕴既久,一朝得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