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西蒙·欧姆

德国物理学家
乔治·西蒙·欧姆(Georg Simon Ohm,1787年3月16日-1854年7月6日)[3][4],出生在德国埃尔兰根城,德国物理学家,为欧姆定律发现者。[3][8]
欧姆1803年考入埃尔兰根大学,未毕业就在一所中学教书。1811年欧姆又回到埃尔兰根完成了大学学业,并通过考试于181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17年,他的《几何学教科书》(Grundlinien zu einer zweckmäßigen Behandlung der Geometrie als höheren Bildungsmittels)一书出版。同年应聘在科隆大学预科教授物理学和数学。在该校设备良好的实验室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1827年,欧姆出版《伽伐尼电路的数学论述》(Die galvanische Kette, mathematisch bearbeitet)一书,从理论上推导出欧姆定律。但并未获得学界认可,直到1841年欧姆获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后才被广泛关注。[2]1852年,65岁的欧姆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教授,两年后于德国曼纳希逝世,[2]终身未婚。[4]
欧姆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欧姆定律[8]和欧姆声学定律[9],提出欧姆表(电流扭力秤)概念[8]等,获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利奖章。后人为纪念欧姆,将电阻单位定为“欧姆”,简称“欧”。[11]欧姆的名字亦被用于其他相关技术中,比如“欧姆接触”[12],“欧姆杀菌”[13],“欧姆表”[14]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