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帖

唐末杨凝式创作的作品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墨迹本行书作品,内容是杨凝式答谢友人午后馈赠韭花的一封书札,《宣和书谱》已有著录。今墨迹本传世有两种,其一清宫旧藏,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种刻入董其昌《戏鸿堂法帖》,现藏无锡博物院。经近代学者研究,无锡博物院所藏更可能是杨凝式的真迹。[1]
《韭花帖》全篇仅7行,章法潇酒空灵,点画顾盼生姿,笔意凝练,轻快爽利。黄庭坚《山谷题跋·跋杨凝式帖后》谓:“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20世纪初期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书启,其章法布局与辞藻皆与《韭花》酷似。可见《匪花帖》的文体,是当时流行的答谢书状文体。[1]
《韭花帖》笔画雄健古厚,一气直下,势不可遏,用笔沉静,不激不厉,结体尤多正、向背、开合变化。前人以为他的行草书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北宋书家大多受过他的影响。此帖字距行距开阔,给人以疏朗洒脱的感觉,是一种在他之前罕见的行书布局,对后世书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米芾董其昌等人)。[2]

作品内容

手卷的引首处有乾隆帝八字行楷:“杨少师韭花帖妙迹”,中间正上方[qián]盖“乾隆御笔”朱文印一方,书法正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