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嘉映,男,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1952年出生于上海,6岁迂居北京,16岁插队内蒙。1977年高考恢复,就读北大西语系德国语言文学专业。不久又考上西方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导师熊伟的指点下,开始重点研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并着手翻译。1984年赴美留学,1991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深度系统研读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2]1993年回到国内,1994年执教北大。2002年转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系主任。[3]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2][1]2022年10月17日,陈嘉映全职受聘为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同时开启“漫谈古希腊”系列公开课首讲。[4]2024年5月,跟拍哲学家陈嘉映的7集纪录片《解释鸿沟》上线。[5]
陈嘉映主要译著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戈尔的《濒临失衡的地球》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著作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教程》《“存在与时间”读本》《思远道》《冷风集》等。[4][6]

人物经历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6岁到北京,读了六年小学、两年初中,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辍学,1968年到内蒙突泉插队,1976年初回北京。高考恢复后,考进北大西语系读德语,不久考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西方哲学。毕业后留校两年。1983年年底到美国,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在美国和欧洲几个文化机构工作。1993年回国,翌年回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系主任。2008年转到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书。[3]2022年10月17日,陈嘉映全职受聘为浙大城市学院钱塘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国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同时开启“漫谈古希腊”系列公开课首讲。[4]2024年5月,跟拍哲学家陈嘉映的7集纪录片《解释鸿沟》上线。[5]
陈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