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大地震

万历三十三年发生的7.5级地震
琼州大地震(Qiongzhou Earthquake),又称琼山大地震琼山地震琼北大地震。是指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发生的7.5级大地震,震中在今琼山县塔市与文昌县辅前(震中位置19.9°N,110.5°E)之间。[1][2]
受灾最严重的是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四县。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至4米,陆地陷落海底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当地70多个村庄(一说100多个村庄)沉入海底。这次大地震是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均属罕见。[3]
琼州大地震时在铺前港一带海边发生大片陆地沉陷,造成三江水变迁,东寨河成为三江水之一,大震后沿东寨河地区继续发生大幅度缓慢下沉,使东寨河演变成海南岛伸入内陆最长的港湾——东寨港[4]

历史记载

万历琼州府志》除了载有常规条目、内容,还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详述。该志书卷十二灾祥志详细介绍了万历琼州大地震发生的经过,对地震事件的描述就占了千年灾祥志篇幅的四成左右。[5]对于这次大地震,《琼山县志》和《文昌县志》等均有记载:“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大地震,公署民房崩倒[dài]尽,郡城中压死者几千。”“官房、民舍、祠堂、城廓、坊表等倒塌殆尽,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