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息

春秋晋国有史记录的第一位相国
荀息(?—前651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被认为是晋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国。他原姓原氏,名黯,字息,后因晋武公赐予荀国旧地而改姓荀氏。荀息足智多谋,曾规劝晋献公放弃建造九层高台,献计假途灭[guó],打通了晋国向中原发展的通道。晋献公临终前,任命荀息为相国,荀息以股肱之力辅佐新君继位,留下了千古英名。荀息的子孙分别为晋国中行氏、程氏、智氏始祖。[1]

人物生平

荀息(?~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本氏原氏,称原氏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曲沃晋武公灭翼后,任武公大夫。后晋武公灭荀国(今山西襄汾县荀董村附近)后,以荀国旧地赏赐原氏黯为邑,原氏黯从此以荀为姓,史称荀息。据史料记载,荀息出生于翼城县息城。
晋武公逝世后,其子诡诸继位,即为晋献公。晋献公遂下决心灭虢,荀息当即献计,请晋献公可用北屈的良马、垂棘的玉璧,献给虞君,假道虞国而伐虢。晋献公从策划出兵,到借道灭亡虢国和虞国,前后用了约5年时间。荀息因灭虢袭虞有功,为晋献公所重用。
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献公于病榻前拜荀息为相国,主持国政。晋献公病逝,荀息立年奚齐为国君。里克借举行献公治丧仪式之机,刺杀奚齐。荀息遂立奚齐之异母弟卓子骊姬之妹少姬所生)为国君,但卓子和骊姬也被杀死,荀息深感有负于献公,遂自杀。相传荀王村为荀息的故里,荀息墓今位于乡宁县管头镇樊家坪村东南的柏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