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

用于汽车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
汽油的英文名为Gasoline(美)/Petrol(英)[1]。GB编号:31001,分子式
~
。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有特殊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极易溶解脂肪,有低毒。相对密度0.67~0.71,凝固点零下60摄氏度以下,沸点40~200摄氏度,闪点零下50摄氏度。汽油可用作燃料及橡胶、树脂、脂肪等的溶剂与抽出剂;还能直接刺激粘膜,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2][3]
汽油是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wán]值组分经调和制得的混合物。因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90号、93号、95号、97号等牌号车用汽油的馏程为35~205摄氏度[4][5][6]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汽油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7]

发展沿革

19世纪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汽油的重要性,当时大量使用的是点灯用煤油。那时的石油炼制依赖简单的蒸馏过程,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组分的沸点较高,点灯时使用安全,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当作燃料烧掉。到了19世纪中后期,创制成功使用汽油的内燃机,1886年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1911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解决了汽油收率低的问题,采用威廉姆·伯顿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发明的热裂化工艺,将重质的瓦斯油加热裂化为轻质的汽油等馏分,从而整体提高了汽油收率,热裂化工艺在1913年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随后的催化裂化工艺比热裂化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汽油收率,而且辛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