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蟠

北宋官员、诗人
杨蟠(约1017~1106)北宋官员、诗人。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章安(今属浙江临海)人,一作钱塘(今浙江杭州)。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元佑四年苏轼杭州时,蟠为通判,以知寿州卒,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已佚。

人物生平

杨蟠出生官宦之家,祖父杨徵,台州章安人氏,宋朝初年曾在丽水钱塘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吏。父亲杨翱,字翰之,宋初以文学得中进士甲科,曾担任东阳知县、太常博士等职务。杨蟠为其第三子。
杨蟠于庆历六年(1046)得中进士,出任密州、和州观察推官,掌两州司法事务。仁宗至和二年(1055),杨蟠迁泗州推官嘉祐二年(1057)冬,母亲吴氏亡故,杨蟠回乡丁忧三年,并请王安石为其母撰写了《太常博士杨君夫人金华县君吴氏墓志铭》。嘉[yòu]六年(1061),杨蟠迁签书江阴军判官厅公事,职司案件审理。此时,杨蟠的诗名已雷贯天下。是年冬季,杨蟠约了惟晤上人到杭州灵隐寺拜访著名高僧契嵩,盘桓数日,相与游吟,共得诗64篇,结为《山游唱和诗集》1卷。
英宗治平三年(1066),杨蟠奉召回京,任光禄寺丞。神宗熙宁五年(1072),杨蟠由光禄寺丞改任太子中允,后被发派担任永兴等路转运判官;复任陕西提举常平公事,倡导兴修当地的重要水利设施郑渠、白渠,以恢复关中水利。熙宁九年(1076),杨蟠权管勾荆湖西路提举坑冶事。元丰八年(1085),杨蟠任宣德郎飞骑尉,提点荆广冶铸事。曾至广东英德碧落洞,观唐周[kuí]《到难篇》、南汉王刘晟《盘龙御室记》等前人摩崖,并刻石以纪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