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水坝

一种高度较低的的拦水建筑物
滚水坝(overflow dam),亦称“溢流坝”,是一种高度较低的拦水建筑物,且是溢流堰的一种。滚水坝的主要作用为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并保持上游河道有一定蓄水量;主要原理则是将水位抬高到一定位置,当涨水时,多余的水可以自由溢流向下游。滚水坝最早出现在秦代的记载中。[1][2][3]
滚水坝在构造上一般都具有足够的孔口尺寸,这样在泄水时,才能具有较高的流量系数,并有闸门、启闭机等灵活控制水流下泄的设备。[4]滚水坝种类多样,可根据坝型被分为溢流重力坝、溢流拱坝、溢流支墩坝和溢流土石坝[5][6]其中溢流重力坝是用混凝土或石料等材料修筑,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保持稳定的坝。溢流拱坝是固接于基岩的空间壳体结构,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其拱冠剖面呈竖直的或向上游凸出的曲线形。[6]溢流支墩坝是由一系列支墩及其支撑的上游挡水盖板所组成的挡水建筑物。[7]溢流土石坝是指由土、石料等当地材料填筑而成的坝。[6]

历史沿革

“滚水坝”名称的首次出现是在秦代的记载中,并于秦朝起把它系统地运用到运河工程中。作为航运的安全工程,这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2]
早在西汉年间,人们就开始修建溢流堰闸来解決泄洪难题。据文献记载,运河上设置溢流堰闸是在唐代。《新唐书•宰相表》记载,李吉甫在任淮南节度使时,率领民众修筑平津堰。平津堰就是一座溢流堰闸,修建的出发点是让运河水位能被合理调节,“防不足,泄有余”也成为运河流域水利工程一以贯之的建设思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