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睦尔撒纳

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外孙
阿睦尔撒纳(1723-1757年)是清朝厄鲁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外孙。他原本游牧于塔尔巴哈台一带,协助达瓦齐夺取准噶尔汗国可汗的地位,但不久即与其反目,投奔清朝。乾隆二十年,他被任命为定边左副将军出兵平定准噶尔,配合清军攻占伊犁,逐走达瓦齐。但他试图要求策封自己为厄鲁特四部总汗,被清政府拒绝并试图召回他。于是,他在赴热河途中反叛,逃往塔尔巴哈台,向俄国求援。乾隆二十一年三月,他被清军击败,同年冬,在俄国支持下称汗于塔城。次年,再次为清军击败,走投无路下进入哈萨克汗国受中玉兹汗阿布[lài]保护一段时间,后因哈萨克汗归降于乾隆,再流亡俄国西伯利亚,最终在托博尔斯克病死。阿睦尔撒纳的失败标志着蒙古影响和力量在内亚的最终消失,确保了蒙古领土的并入清朝帝国,也带来了准噶尔灭族,这是清朝对中国西北边疆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人物生平

乾隆十七年(1752年)冬,助达瓦齐袭杀喇嘛达尔札夺取汗位,不久又与达瓦齐发生火并,被击败。
乾隆十九年秋,为借助清军之力[jiǎn]除政敌,与杜尔伯特部台吉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率所部两万余人,归附清廷,封为亲王(后晋封双亲王)。
次年春,清军兵分两路进攻伊犁、征伐达瓦齐时,任定边左副将军。攻占伊犁后,他广结党羽,欲挟清廷封其为厄鲁特四部总汗。清廷以“行饮至礼”为名,准备召回处置。阿睦尔撒纳在前往热河途中,借口暂归治装,逃回塔尔巴哈台,唆使同伙乘机抢掠清军台站,袭击伊犁。清将班第兵败自杀,天山南北变乱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