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

反刍动物的第一胃
1
2
瘤胃是反刍动物的第一个胃,[1]位于腹腔左侧,容积最大,由前淘、后沟及左、右纵沟分为背囊和腹囊。背囊前接食管,并与网胃相连。粘膜面密布角质乳头,没有消化腺。瘤胃除对食物起贮藏、浸润、软化等作用外,还可以借助大量微生物的活动,进行发酵、分解。[2]
瘤胃是已知的纤维降解能力最强的天然发酵罐[3]其各项生理数据和健康指标,对[chú]动物(骆驼、牛、羊)的生长和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1]幼畜的瘤胃占整个胃总体积的25%,3-4月龄时,占65%,成年牛则为80%。随着反刍动物年龄的增长,瘤胃功能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同时带入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瘤胃中存活下来,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细菌、原虫厌氧真菌三大类是主要的瘤胃微生物。[4]
瘤胃是自然界公认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和利用的天然反应器,其真菌和细菌可分泌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化学用品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5]

​组织形态

瘤胃为一囊状消化器官,成年牛体积约56.9L,向左、右稍压扁,前后伸长。大部分位腹腔左半部,少部分位于腹腔右半部。瘤胃前后较长,左右稍扁,前后端各有一条明显的横沟,分别叫前沟和后沟,这两条沟左右伸延,形成左右纵沟,将瘤胃分为背囊和腹囊。背囊的上部为瘤胃前庭,食管开口于此。在瘤胃背囊前下方有瘤网胃口,与网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