鸩毒

满清十大酷刑之一
鸩毒指毒酒,[1][2]毒害,谋害多用鸩毒。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鸩”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鸩止渴”便是源自于此。常用于赐死的情况,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较人道的方式。[3]

毒性特点

用毒药致死人命是谋害人或惩罚人的重要手段,而常用的毒杀手段是鸩毒。鸩毒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常用于赐死情况。这种刑法常用与达官贵人或身份尊贵之人,也是满清十大酷刑中比较人道的一种。
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者。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羽毛紫黑色,长长的脖子,赤色的喙。因食各种毒物,所以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雄鸟名叫运日,雌鸟名叫阴谐,江南人还把它叫做同力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