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

流行于西北五省的传统民间小戏
曲子戏是流行于中国西北五省区的传统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传统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盛行于关中陇东陇中一带,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眉户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
2006年5月20日,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由陕西省华阴市和山西省临猗县申报的眉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由山西省临汾市申报的晋南眉户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在甘肃的广阔土地上传衍不息,并占有主要位置。从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可知,早在唐宋时,甘肃河西一带就流传着一种曲子。它在演出时,有歌、有舞、有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传世的几百首曲子词遗书看,句式长短不齐,句数与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适应,韵脚、平仄也与曲调相一致。这些曲子词大部分为叙述体,也有个别的用代言体。曲子戏在甘肃有两个流派,其中一种是从敦煌天水的漫长丝绸之路上各地唱的曲子,这些曲子戏因各地方言不同,都分别冠以本地地名,如敦煌曲子、兰州鼓子、平凉曲子、华亭曲子、秦安老调、通渭曲子、陇中小曲、武山秧歌、静宁曲子、清水曲子等。这些曲子戏名称各异,实为一体,区别除方言不同外,主要是分别吸收了当地一些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元素,演出剧目也都大体一样。[9]
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出现了“每至春节,排演乡[nuó],以闹丰年”的局面。后经高映珠等当地艺人的完善传承,使曲子戏小曲得以发展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