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显

清朝初期官员
刘必显(1600—1692),字微之,号西水,诸城北乡[páng]戈庄村(现属高密市)人。系逄戈庄刘氏第六世。[1]
刘必显青少年时期时局动乱,依旧坚持读书,后弃书经商致富,又刻苦攻读。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中举,于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及第。刘必显中进士后,官位做到从五品员外郎。他为官清廉,泽及百姓。刘必显在满汉极不平等的清初时期,处理牵扯满汉关系这一颇为敏感的问题时,依旧敢于主持公道。后刘必显辞官归里,住在槎河山庄。在山庄中教育子孙力学苦读,也与邑中名士交往,相伴游历。[2][3]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刘必显卒,享年93岁。[1]
刘必显言教与身教,双管齐下,为刘氏成为科举世家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在诗歌上也有诗集《西水公诗集》传世。[3]

人物生平

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可知刘必显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3],刘必显青少年时期,正值明朝动乱时期。一次,潍河一带发生战乱,刘必显与家人乡亲避乱山中。因为大家都不清楚家乡,担忧时间长了衣食无着,只有刘必显旁若无人将一本《论语》摊开在一块凸出的山石上高声诵读。他弃书经商致富,后又刻苦攻读,终于考中进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