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分离

同位素分离
同位素分离是研究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之间的分离,被分离的同位素应属同一原子序数的同一元素,例如235U和238U的分离,1H、2D、和3T间的分离。

正文

将某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同位素与该元素的其他同位素分离或富集的过程。同位素的发现依赖于同位素分离的实现。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同位素分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研究元素的同位素组成。1931年发现重氢后,建立了重水生产工厂。在H.C.尤里提出同位素化学交换的理论后,建立了各种化学交换法分离同位素的装置。40年代以来,由于核工业的需要,同位素分离技术得以长足发展。[yóu]235、重水、锂 6、硼 10以吨量级生产,并建立了大规模分离同位素过程的级联理论。碳13、氮 15、氧18、硫34等以千克量生产,主要作示踪原子。
方法分类  各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均可用来分离同位素,根据分离原理可以分为五大类:①根据分子或离子的质量差而进行分离的电磁法、离心法等;②根据分子或离子的运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扩散、热扩散、分子蒸馏电泳法等;③根据热力学同位素效应而进行分离的精馏法、化学交换法、气相色谱法、超流动性法等;④根据动力学同位素效应而进行分离的电解、光化学法、激光法等;⑤根据生物学同位素效应而进行的分离。
根据分离过程,各种方法可分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