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目

鸟纲下的一目
雁形目学名:Anseriformes),为鸟纲下的一目[2],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各种鸭类、天鹅和雁等,该类群物种均为游禽[6]。早在数千年前其就为人类熟知,如家鹅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家禽,而家鸭则被认为起源于绿头鸭和斑嘴鸭[7]。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雁形目包括3个科,56个属,179个种[2]。它们分布在除南极地区外的世界各地,栖息在各种水域中[1]。雁形目鸟类经济价值高[1],野禽肉质多较肥,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8],部分鸟类具有观赏价值[9]。以其为原型的民间故事很多,还经常出现在文学著作中。[10][11][12]
雁形目鸟类属于中型至大型鸟类,体长30-180厘米,体重0.23克-22.5千克[1]。喙扁平[5],颈长,翅长而狭尖[6],尾通常短,腿粗短[7],爪短钝,具4趾[6],后趾退化[5],体色从灰色或棕色至黑色和白色不等[1],大多数种类具有翼镜[6]。雌雄同色或异色[5],雄鸟一般比雌鸟艳丽[6]。它们为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觅食昆虫、小鱼等动物性食物[1]。大多数物种为候鸟[5],春季北迁,秋季南迁越冬[13]
2021年,雁形目中有17个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3个物种被评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个物种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雁形目中有177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7种灭绝(EX),6种极危(CR),8种濒危(EN),12种易危(VU),16种近危(NT),12种无危(LC)[3]

起源演化

雁形目鸟类是与恐龙一起存在于中生代的两种现代鸟类之一,是极少数在灭绝后幸存下来的鸟类之一[14]。化石和遗传学证据表明,它们的祖先是现代鸟类进化中最早的谱系之一,可追溯到65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15]。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的老鸟科动物,被认为是鸭、鹅、天鹅的共同祖先。一些古新世化石被认为是鹅形动物的祖先,而最古老的鸭类化石可能是来自北美始新世沉积物的翅膀碎片[16]。在北美,鸭科(Anatidae)鸟类化石在上新世和更新世的淡水沉积物中很常见。在比利时Cygnopterus鸟类化石年代为渐新世早期。在法国,发现的雁形目鸟类化石可以追溯到渐新世早期。在阿根廷叫鸭科鸟类化石可追溯到更新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