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1998年成立于福州市的剧院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是于1953年在福州“旧赛乐”闽班的基础上诞生的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40多年来,剧院的艺术家们创作表演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五六十年代,以郑奕奏为代表,包括陈春轩李铭玉、黄荫雾、林务夏、陈平、郭西珠、洪深等一批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在《百蝶香柴扇》、《钗头凤》、《荔枝换[jiàng]桃》、《炼印》、《陈若霖斩皇子》、《贻顺哥烛蒂》等剧目中所塑造的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至今还留存在许多老观众的心中。[1][2][3][4][5][6][7][8]

历史沿革

闽剧历经400多年的沧桑,而今沐浴在改革开放这一大气候、大环境中,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福建省实验闽剧院自1953年成立以来,已经整整53个年头,岁月的洗炼,使剧院的发展令人瞩目,取得的骄人成绩,为闽剧艺术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50多年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赞誉。整理改编以及创作的《炼印》《荔枝换绛桃》《六离门》《陈若霖斩皇子》《贻顺哥烛蒂》等剧目,历经数十年的观众检验,已经成为闽剧的经典保留剧目。新时期以来,剧院在加强剧本创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二度创作水平,推出《贬官记》《曲判记》《卓文君》《潘金莲》《花轿错》《不了情》《冯梦龙断案》《梅玉配》《孙尚香》《金圣叹快事》等优秀剧目。1997年创作晋京演出的《贬官记》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大奖,又被入选为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
被誉名“闽剧泰斗”的郑奕奏等为代表的老一批闽剧表演艺术家,曾三次晋京献演,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赞誉嘉勉。近三十年来,又涌现了以林瑛、黄愿亭、朱善根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演员、编导、音乐、舞美专家,而且培养出以陈洪翔陈琼周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水准高和有表演天赋、潜质好的年轻演员,实现了老中青演职阵容的完美结合。2002年6月,陈洪翔主演的《水牢摸印》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评比展演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荣获一等奖,2004年22日晚,在领衔主演闽剧《贬官记》中对闽剧小生行当的创新和突破,出色地塑造了崔云龙形象,而荣登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2005年10月,28岁的陈洪翔荣获第22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1年在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中,福建艺校省闽剧班学员张学勋在闽剧折子戏《说媒》中饰演马贻顺,荣获专业组金花称号(奖),并佩金牌一枚。王锦在《甘国宝与王莲莲》中饰演王莲莲,获专家组金花奖,并佩金牌一枚:林珊在《武松打店》中饰演孙二娘,获专家组银花奖,并佩银牌一枚:邱津京在《陈杏元和番》中饰演陈杏元,获专家组银花奖,并佩银牌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