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礼炮

国家在举行大典时放的礼炮
鸣礼炮起源于英国。四百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舰船进入另一国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与外国舰船相遇时,便自动放空炮,以示无敌意;对方也相应以鸣炮回敬。久而久之,鸣炮便成了国际通例。

简介

日本16世纪末期的关原之战中,正当双方[áo]战之时,西军的小早川秀秋驻扎于松尾山,小早川秀秋认识到了胜利属于东军,于是便明智的投靠了东军。东军大将德川家康对于小早川的加盟感到激动和兴奋。为了表达欢迎之情,家康派了一队铁炮队,到松尾山脚下,朝天放枪表示对小早川部的欢迎,小早川部听见了枪声,奋勇作战,最终帮助东军取得了胜利。此故事后来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它发扬光大,从铁炮改成大炮。这便是礼炮的由来。
鸣礼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