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纪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
新近纪(Neogene Period),新生代第二个纪,其前为古近纪,后为第四纪,其时间划分为距今2303~258万年前(23.03Ma~2.58Ma)[a],历时约2000万年。国际地质年代表将新近纪划分为2世(统)8期(阶),应建立8枚“金钉子”,已建立7个“金钉子”。底界划分来自同位素测年为23.03Ma的新近纪中新统底界“金钉子”——阿基坦阶“金钉子”,顶界划分来自同位素测年为3.600Ma的新近纪上新统底界“金钉子”——皮亚琴察阶“金钉子”。[2][3][1][4]在中国地质年代表中,新近纪地层系统被设立为2世(统)7期(阶)。[5]
新近纪地球经历大陆碰撞与张裂,重塑了陆地地形,改变了海洋分布与形态,奠定了现代全球构造框架。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闭合了特提斯洋(Tethys Ocean),形成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影响亚洲季风与北半球冰川。其他碰撞事件也塑造了各地山脉,影响全球气候与生态。同时,海洋张裂与形态变化显著,大陆板块继续移动,美洲大陆形成,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形成而特提斯海(Tethys)消失。[3]全球气候开始逐渐变冷,还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波动。中新世气温相较温暖;上新世则变冷变干,南极冰盖扩大,北冰洋形成冰层,中纬度冰川发展。期间,陆地反射太阳光,海洋吸收太阳能,气候变冷主要因陆地聚集,扩大永冻冰层范围,反射更多能量。大陆冰原形成导致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地球更冷,形成单向循环。[3]
新近纪时期,哺乳类动物新兴并占据了地球上各个生态领域,以偶蹄类动物的大发展和象的迅速演化为主。随着各大陆的相互沟通,陆生哺乳动物的趋同性逐渐明显,这对于地层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意义。[6]在海生无脊椎动物中,大型货币虫逐渐消失,而小型有孔虫类则逐渐兴起,同时六射珊瑚大量发展,形成了大型珊瑚礁。此外,新近纪的气候分带性愈趋明显,植物群落也随之按照气候的分布而展布,这些植物群落与现代类似,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类型。其中,喜热植物群落主要以阔叶林为主,温带则以阔叶和针叶混生林为主,而寒冷地区则主要以针叶林为主。[7]

命名

新近纪的英文名为“Neogene Period”,其中“Neogene”一词由奥地利地质学家M·赫奈斯(Moriz der Ältere Hoernes)于1853年提出,用以代表维也纳盆地时代比古近纪晚的一组海陆交互相沉积(根据现在的概念,它的时代大约是从晚渐新世至晚中新世)。1860~1868年,德国地质学家K·F·瑙曼(Kart Ffriedrich Naumann)将它与英国地质学家C·菜伊尔(Sir Charles Lyell)1833年提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概念合在一起,才产生了新近纪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