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

和氏璧的发现者
卞和(生卒年不详),又作和氏,春秋楚国荆山(今蚌埠市怀远县境内)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传为卞和采自今怀远县荆山。[1][2]
《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寻得璞玉,并将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看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就降他欺君之罪,并砍去了他的左脚。楚武王登位后,卞和又去献玉,又被砍去了右脚。再后来,楚武王死了,楚文王继位,卞和又欲往献玉,由于没有双脚,不能行动,就抱着玉石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流尽了,流出血来,故望玉山又叫泪山。楚文王听说这件事后,把卞和叫来,令玉石匠把玉璞剖开,里面果然是一块美玉。楚文王又让玉石匠精心加工成璧。为了表彰卞和的真诚,楚文王便把璧命名为“和氏璧”,并以大夫之禄给卞和以养终身,故此山又名状元山。卞和也成了“献宝状元”之祖。[2][1]
卞和死后,卞家村人把他安葬在状元山下,立碑纪念,卞家后人每年清明前来祭祀。在高淳民间还盛传五路财神,即东、西、南、北、中,其中间财神即为卞和。由于卞和没有脚,是个瘫子,故又叫“坐宝财神”。[1][2]

人物生平

春秋楚国人。荆人。又名和氏。和氏璧发现者。春秋时楚民。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因献玉而闻名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