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01年筹备、2004年启动的科研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2001年筹备,2004年正式启动;是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2]
该项目首先进行了为期三年(2001—2003年)的预研究。在预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中国“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3][1]同年,在中国范围内众多古文化遗址中,选定了河南郑州大师姑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河南新密新[zhài]遗址、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等中原地区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城邑为第一阶段重点发掘和研究的中心性遗址。[4]期间还通过对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等遗址实施重点发掘。[5]2018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3]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6]
通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范围内探讨人类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不同系统、机制以及探索文明演进的规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项目沿革

探源工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