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结构

韦伯提出的组织结构
金字塔结构与“扁平结构”相对,代表了典型的科层制组织形式。金字塔结构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较多的管理层次和相对较窄的管理幅度,使得职能得以严格划分,层级得以严格确定,形成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1]
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较小的管理幅度使得每位主管能够仔细研究从每个下属处获取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然而,过多的管理层次可能会影响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并在多层级的传递过程中容易使信息失真,从而使得计划的控制工作变得复杂化。[2]金字塔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为强调从上到下的直线管理,使得信息多纵向传达而少横向传递。在班组工作中,这可能表现为一味服从和统治式的任务执行,缺乏班组的自主管理和运营。上级通常只负责发布指令和命令。长期以来,这种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特别是广大制造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3]
金字塔结构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综合性的立体思维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应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横向上的整体问题,并在纵向上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庞杂的信息中迅速理清思路、确定关键信息。总的来说,金字塔结构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处理信息,快速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有效地解决问题。[4]

结构介绍

扁平结构与“金字塔结构”相对。典型的有机结构设计。组织规模已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管理幅度而减少管理层次的组织结构形态。优点是:少的管理层次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从而可以使高层尽快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层次少使得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较小;此外较大的管理幅度使得主管人员对下属不可能控制得过多过死,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局限性在于: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地指导和监督;每个主管从较多的下属那儿取得信息,众多的信息量可能淹没了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者,从而可能影响信息的及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