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号战列舰

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主力舰
金刚号(こんごう)是日本海军第一艘超弩级巡洋战列舰(即西方的超无畏级战列巡洋舰)金刚型的一号舰,[1]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大型主力舰。[2]经过两次改装后,一跃成为高速战列舰,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活跃。该舰亦为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艘日本海军所使用的外国制战列舰,也是唯一因潜艇攻击而损失的战列舰(不包括已当作工作舰使用的朝日)。舰名是以奈良县大阪府境内的金刚山来命名。[1][3]
金刚号1911年1月17日在英国维克斯船厂动工,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开始服役,[1]于1944年11月21日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海狮号”潜艇击沉。[4]

简介

金刚号可视为是所谓无畏舰时代的第一艘日本无畏舰。金刚号最初建造计划可追溯到日俄战争结束2年后的1907年提出建造计划,最初计划是装甲巡洋舰
但鉴于英国1906年计划的革命性设计的无畏号战列舰完成,及其后比无畏级更强的超级无畏舰动工,因此于1911年批准计划中的装甲巡洋舰改为建造成战列巡洋舰。而当时日本海军于1907年计划的国产“弩级战舰”河内型正在建造中,但在设计和技术上的均落后于欧美海军列强建造的无畏舰,因此金刚号建造过程中以引进英国技术和设计的目的,在英国设计、建造,日本随后还依据随金刚引进的设计图自行建造了比[ruì]榛名雾岛3艘和金刚号一样的同型舰。以上四艘称为金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