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查德威克

英国物理学家
詹姆斯·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年10月20日至1974年7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中子而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2]
詹姆斯·查德威克于1891年10月20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1908年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学习,于1911年在该校以优等成绩毕业。1911至1913年间,他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从事放射性研究工作,并获得了硕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詹姆斯·查德威克在卢瑟福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作为卢瑟福助手工作了超过十年。1932年,查德威克采用电离室计数器和云雾室实验,证实玻特的贯穿辐射不是γ射线,而是一种以前尚未发现的、与氢核(质子)的质量差不多的、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即中子。中子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结构的概念,同时还为研究和变革原子核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手段,促进了核裂变研究工作的发展和原子能的利用,使原子核物理学有了划时代的进展。由于这一重要的发现,查德威克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3][4][1]
1974年7月24日,詹姆斯·查德威克去世。[2]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