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清末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上书请愿事件
公车上书,是指中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北京参加会试举人上书请愿,反对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一场政治事件。中国周朝时,“公车”指君主的兵车,也指官车,即公家的车马;汉代置官署“公车司马”,省称“公车”,职掌吏民上书集奏、地方进献和朝廷征召天下贤良方正之士;宋代,以“公车”指代“科举”;清代别称“举人”为“公车”,故此次上书请愿事件被称作“公车上书”。[1][2][3][4][5]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派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作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6]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中日和谈代表签订《马关条约》,约定条约经两国皇帝签字用玺后,于四月十四日(5月8日)在中国烟台换约正式生效。[7]消息传回,举国震惊,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康有为命其学生梁启超组织广东举人上书,三月二十八日(4月22日)广东举人、湖南举人率先上书都察院[a]。各省举人随之相继上书,引起轰动。康有为见“士气可用”,作一万八千余字“万言书”《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救国主张,并鼓动十八行省一千多名举人到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集会,准备组织更大规模的联名上书。后因主和派阻挠破坏等原因,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举人联名上书未能成功。[b][1][2][3]
此次举人的“公车上书”请愿活动,虽未能达到阻止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直接目的,但集会议政、聚众上书突破了清代“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中国近代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康有为的“万言书”经集会传阅、传抄和随后印刷出版,其变法图强的主张广为流传,亦造成颇大反响。[5][8]中国通史一般认为,此次“公车上书”揭开了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开端。[1][2][3][9]

主要人物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今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人称“康南海”“南海先生”,近代维新运动领袖,改良派代表人物。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梁启超等鼓动在京会试举人上书,反对与日本议和。同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就职,创刊《万国公报》(后易名《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办《强学报》,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组织骨干。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次年在海外成立“保皇会”,主张君主立宪。民国二年(1913年)以母丧归国,宣扬尊孔复辟。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逝于青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