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现代反坦克火炮普遍配备的高速动能穿甲弹药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u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简称APFSDS),[1]通常称为杆式穿甲弹,[2]是穿甲弹的其中一种。依靠发射弹丸的动能来击穿装甲、破坏设备杀伤人员的炮弹。[3]其特点是穿甲部分的弹体细长,直径较小,且弹体边破碎、边穿甲,称为“破碎穿甲”。[2]
自20世纪60年代苏联率先装备以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采用合金结构钢弹体与弹托,代表为苏联115mm炮弹。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弹芯升级为高密度烧结钨合金或贫铀合金,长径比提升,如美M735、德DM13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采用整体式高强度合金弹体,长径比增大,适用于多种装甲类型,如美M833、德DM23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弹体直径减小,长径比显著增加,采用突出牙形结构,材料多样,如美M900、德DM43等,应对更厚装甲。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为应对新型装甲,弹体材料与技术高度多样化,长径比超30,穿甲能力显著提升,能穿透700-850mm均质装甲及现代复合装甲,包括主动装甲和反应装甲。[2]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由弹丸和装药部分组成。其中,弹丸由飞行部分和脱落部分组成,装药部分一般由发射药、药筒、点传火管、尾翼药包(简)、缓蚀衬里、紧塞具等组成。[2]可根据坦克炮的结构分为滑膛炮使用的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以及线膛炮使用的采用滑动弹带技术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3]

发展沿革

自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115mm滑膛炮上装备了长杆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以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其材料与结构而言可划分为5个阶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