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鳟

日本从虹鳟突变种选育的鱼种
金鳟是由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群体中体色发生突变的个体,因其体色金黄而得名,别名甘脂鱼、黑珍珠石斑[1][2][3][4]。金鳟原产于日本,后被中国引入,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多栖息在水质清静、水量充足、且有沙砾底的河川或山涧溪流中[3][1]。金鳟正常生长的最适水温为12-18℃,其性情温和,不会相互蚕食,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在河流等自然条件下,金鳟以小虾、水生昆虫、近水和落水陆生昆虫、浮游生物、水草等为食[4][3]
金鳟体形呈纺锤形,略侧扁,全长50厘米,腹部白色,成鱼从腮盖后部起沿侧线至尾柄前有一条鲜红或紫红色彩带[3]。金鳟体色富贵华丽,姿态优雅端庄,肉味鲜嫩可口,可食用,也可作为游钓和观赏鱼种[5]。据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记载,金鳟的肉可入药,具有温中和胃、健脾利湿、活血通脉、行水消肿等功效[3]。此外,金鳟的体色是显性遗传性状,作为育种研究的标志性状,金鳟对鲑科鱼类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5]
金鳟是由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选育的虹鳟突变品系,1996年12月,中国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纯系发眼卵1万粒,并人工养殖成功。后被推广至中国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河北等多地养殖[6][4][5]

历史

金鳟是由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鱼群体中体色发生突变的个体,后经选育而成的体色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1996年12月,中国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新[]县水产试验场引进纯系发眼卵1万粒,并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经3年多的试验养殖育成亲鱼,并人工养殖成功。育成3000多尾亲鱼,形成了年产发眼卵260万粒、苗种80万尾的制种能力。截止2007年时,金鳟已被推广至中国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山东四川贵州等多地养殖[6][4][5]